【引领·融合·赋能】技术突围战:光伏支架技术优化突击队打响新能源转型攻坚战
来源:党群工作部 时间:2025-07-04 字体:[ ]

2024年,在"双碳"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公司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拐点。面对新能源市场蓝海,公司却面临光伏支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——设计验算依赖下游企业、项目投标缺乏自主话语权。在这个关乎企业未来的赛道上,科一党支部技术质量部临危受命,组建"光伏支架技术优化突击队",用120天的日夜攻坚,交出了一份"从0到1"的技术突破答卷。

72小时逆向攻克"行业密码"

突击队首战便遭遇硬骨头。光伏支架设计必需的PKPM软件涉及建筑结构力学、材料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,其内置的217项计算公式如同天书。队长公司副总工、科一党支部书记、技术质量部经理盛彩连回忆:"第一次打开软件界面时,整个团队面面相觑。"为啃下这块硬骨头,队员们带着行军床驻扎江西合作厂家,白天记录工程师操作步骤,夜间逆向推导软件逻辑。通过建立"变量控制对照表",最终破解了等间距支架、不等间距支架等三大类结构设计的钢耗优化算法,使项目用钢量降低10%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团队创造性发挥公司钢结构制造传统优势:将起重机桁架设计经验迁移至光伏支架,创新采用"大小支架混合排布"方案;借鉴电缆桥架紧固件选型数据库,开发出光伏专用连接件优化模型。这些突破使得公司在望谟县一期光伏项目中,首次独立完成从结构计算到材料清单的全流程设计。

从技术攻坚到标准输出

随着项目经验积累,突击队意识到:单点突破远远不够,必须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。团队耗时两个月编制的《固定光伏支架手册》,首次系统规范了从原材料验收到安装验收的287个质量控制节点。手册中创新的检验法,使现场监造效率提升40%。而更具前瞻性的是团队开发的《固定光伏支架安装工艺动画》。这部15分钟的3D动画采用"拆积木"式演示,将原本需要2天现场培训的安装要点,浓缩为可手机扫码观看的标准化教程。在云南光伏项目中,这项创新使安装返工率从17%直降至3%,获得业主方的高度评价。

党建红引领科技绿

"这次技术突围证明,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密码,就藏在'产业链认知+技术创新'的化学反应中。"在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“两优一先”表彰会上”如是说。突击队不仅填补了6项技术空白,更带动企业新能源业务订单同比增长200%。如今,他们的经验正被提炼为新能源光伏支架业务技术攻关办法,在全公司推广。这支平均年龄34岁的队伍,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"把卡脖子清单变为攻坚清单"的担当精神。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
浏览次数: